让王选精神在青年一代发扬光大——王选雕像在故乡落成安放

  10月30日下午,王选铜像捐赠揭幕仪式在王选家乡的无锡王选事迹陈列馆举行。铜像捐赠者、王选夫人陈堃銶委托王选侄女王衏女士参加仪式,与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共同为王选铜像揭幕。王选雕像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张德峰,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直属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叶志远,王选纪念室主任丛中笑,北大方正集团相关负责人等嘉宾出席揭幕仪式。无锡市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王珍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以及市委宣传部、九三学社无锡市委员会相关领导,市一女中王选中队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孙志亮与王衏共同为王选铜像揭幕

  无锡王选事迹陈列馆于2009年正式建成开馆,其间得到陈堃銶的大力支持。她精心挑选、捐赠了珍贵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品,还不顾年迈,与馆方多次交流商讨,使展馆内容日臻丰富完善。此次由陈堃銶无偿捐赠给王选事迹陈列馆的王选铜像,是张德峰创作的原件复制件(原件于2012年安放在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内)。揭幕仪式上,王衏宣读了陈堃銶的亲笔感谢信。信中,陈堃銶对无锡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多年来重视和支持纪念王选活动,致力于宣传王选事迹、传播王选精神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张德峰的谢意。谈到此次捐赠雕像的初衷,陈堃銶认为张德峰花费大量心血雕塑的王选雕像神形兼备,“是目前为止最为神似的王选雕像”,透过这一雕像,她希望可以使广大参观者更加真切地感受王选精神。

  

  唐加俊为陈堃銶颁发捐赠证书(王衏代领)

  叶志远在讲话中和随后接受无锡教育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王选带领我们研制成功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实现了我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键是做到了两点:一是敢于打破常规思维,跨越当时流行的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研制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站在了技术的至高点上,抢得了先机;二是不满足于技术原理正确,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建设王选纪念场馆、安放王选雕像等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家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学习王选这种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爱国奉献、团结拼搏的品格,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捐赠现场

  唐加俊在致辞中向陈堃銶以及专程来无锡参加活动的嘉宾们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要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王选爱国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启迪广大青少年提高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知识见识、努力成长成才,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全体合影

  无锡王选事迹陈列馆展区面积1450平方米,拥有王选各类实物史料300余件,开馆至今已有20余万人次参观,是无锡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安放的王选铜像庄严、厚重,与周围的环境特别是背后的翠竹相映成辉,很好地体现了王选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为无锡王选馆既增添了一件展品中的精品,又增加了一处亮丽的风景,将为宣扬王选精神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王选生于上海,长于上海。此前,10月28日上午,王选汉白玉雕像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落成安放,该校同时举行了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暨王选创新精神研讨会。

  

  王选汉白玉雕像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落成安放

  研讨会上,当年王选指导的博士生、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汤帜,分享了自己跟随王选学习、工作的经历和体会:一是给年轻人做挑战性项目的机会,这些项目往往伴随着很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因此也往往会触发技术创新;二是坚持,持之以恒会产生新的应用或引来“老树开新花”。来自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印分会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眼中王选的人格魅力和创新精神。

  传承王选创新精神,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出版印刷类学校,王选曾于1996年到该校指导出版印刷新技术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王选雕像的安放和研讨会的召开,将影响和激励着年轻一代以王选为榜样,不断探索求知,永攀高峰。

CLOSE

上一篇 下一篇